藏品展示

Collection Display

奥古斯特·罗丹

《夏娃》(⼤尺⼨版本)

1881年,彩⾊⽯膏

175 x 50 x 65 厘⽶


这件作品从1881年开始构思到向公众展示中间间隔了数年之久。为罗丹摆姿势的年轻意大利女模特其间失踪且再未回过工作室,于是罗丹将这件作品搁置一旁直至 1899 年。在这一年,一个罗丹于 1883 年创作的该作品的小尺寸版本获得了成功,罗丹因此决定以此作品当时的状态在比利时和荷兰展出。作品某些部分未完全完成,“表面粗糙不平”,但这并不妨碍公众对这件强烈且富有表现力的作品表现出热情。

毫无疑问,这件雕塑的构思与《地狱之门》有关,并与其前一年创作的《亚当》的形象相呼应。作品的姿态展示了罗丹对米开朗琪罗的钦佩:夏娃的头垂在弯曲的手臂之间,让人联想到忏悔的夏娃,形象与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罗马的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上绘制的夏娃相似。

在这里,罗丹将偶然性视为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后来坦言 :“我看到我的模特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却不知原因所在;我修改了轮廓,天真地追随着不断变大的身型持续变化。有一天,我得知她怀孕了,我明白了一切。肚子的轮廓几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当然没有想到要将一个孕妇作为诠释夏娃的模特;一个意外,对我而言是一个好的意外,就这么发生了,这对人物特点的塑造提供了独特的帮助。然而不久之后,我的模特变得越来越敏感,她觉得工作室太冷了;她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后来干脆不来了。这就是我的夏娃没有完成的原因。” (艾蒂安·杜雅尔丹-博梅茨,1913年引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